yl12311线路检测简介
yl12311线路检测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公司产品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历经变迁,七易校名,办学历史源于1937年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先后经历了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yl12311线路检测。
公司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3个博士一级学科以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学2个硕士学科,其中水利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土木水利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设有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公司2010年获批水利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全国64个试点高校之一,2014年获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全国28所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目前是西北地区水利类人才培养最多、重大工程参与最广、学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
公司现有教职工218人,其中教授60人,二级教授20人,三级教授14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4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省部级荣誉称号者20余人;水利水电工程教师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旱区生态水利教师团队获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公司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7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6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住建部专业评估)。目前全院在校员工3100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
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建有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建立省级智慧水利与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以及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力机械及其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水利水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5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公司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开展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大西线调水、乡村振兴与海绵城市建设、水风光储多能互补、重大水电装备、特色坝工技术、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等国家战略和系列重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构建黄土高原沟壑整治工程技术体系与水沙资源化利用模式,指导淤地坝建设5600余座;破解了沥青混凝土心墙高坝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应用于全国80%以上沥青心墙坝工程并辐射到国外,引领世界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发展;研发出系列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水轮机,打破了大型水轮机技术的国际垄断,实现了水力设计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提出了国际领先的多能互补协调运行技术,成功应用于世界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工程;创新了城市低影响开发理论与技术,支撑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助力西咸新区获批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主编了我国水利信息平台行业标准,研发出国内首个水利综合集成平台,破解了水利软件国产化替代的瓶颈。
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150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0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5项),科研到款6.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50项,其中一等奖19项。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专门建立水利学科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项目,选派优秀员工赴境外访学、联合培养。目前学院已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16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签署合作交流协定,与陕西国际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签订国际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协议,推进了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3+1”、“2+2”、“3+1+1”等多种模式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公司坚持“情系水利,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团队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支撑;秉承优良传统,依托优势资源,构筑高水平办学平台;提出并践行“知识、能力、精神、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流水利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踏实肯干,工作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顶得上”是用人单位对公司毕业生的真实评价。